歧义 La politique
Csatorna részletek
歧义 La politique
我们从来不是在理解世界,而是理解让我们以特定的方式参与世界。非典型青年学者们从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的角度思考性别、阶级、族裔与权力的问题。
Legutóbbi epizódok
30 epizód
Vol 30 怨恨的政治与被争夺的受害者身份
这一期节目,我们从温迪·布朗(Wendy Brown)在《受伤的依恋》(Wounded Attachment)一文中对身份政治的诊断谈起,回到自由主义政治的内在矛盾:它一边以承认来...

Vol 29 谁在害怕性/别?谁在利用性别?
这是「歧义 La politique」与「见树又见林」的串台节目,我们希望从两起近期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广泛讨论的性/别事件出发,探讨性羞辱、国家想象与身体欲望是如...

Vol 28 对工作说不!反工作文化的兴起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 对“工作”的去自然化
2. 劳动的性别化与全球分工
3. 工作的时间与空间政治
4. 工作的道德化
5. 中国的反工...

Vol 27 学术韭菜与文化精英的再生产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本期主播:
Evan、Moon、Cathy
延伸阅读:
[法] 布迪厄《继承人》、《再生产》
[美]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

Vol 26 厌女与厌男之外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 男性如何在数字空间中构建"男性作为性别秩序真正受害者"的情感认同?
2. 中国特色的失败者叙事与同时作为依恋与负担的男性气...

Vol 25 写外卖骑手的人,困在系统里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 对《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著作权的争论遮蔽了什么?
2. 为什么“书写他者”本身就是一种政治?
3. “苦痛的商品化”如何...

Vol 24 性/别麻烦与精神病学的权力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位听众来分享ta作为一名职校生、酷儿以及双相“患者”的经历,在ta的生动讲述中,我们能够逐渐感受到个体的性/别(不)麻烦以及正常/非正常...

Vol 23 姜萍事件之后,我们如何思考中国的职业教育和职校生的困境?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长期研究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宋老师,围绕前段时间成为焦点的姜萍事件,我们尝试超越简单的“天才论”与“阴谋论”的叙事,把注意力拉回到职校生...

Vol 22 什么是情感史?历史的情感性与情感的历史性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历史学者王晴佳老师,围绕王老师的新作《什么是情感史?》展开了对于情感史研究的讨论。从认识论到具体研究的范式与方法,我们探讨了情感史...

Vol 21 学术和它的穷人们,知识生产的权力困局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学术作为一个复杂的场域在当下网红学院知识分子盛行却从不被提起的“那些事”。我们从个人身处其中的困惑与挣扎聊到了作为社会政治经济链条一环...

Vol 20 把情感/情动作为方法,我们时代的残酷乐观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爱老师来和主播们共同讨论情感/情动研究的话题,首先我们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一种基于具身性的情动所处的位置以及传统的知识生产对于情感/情...

Vol 19 当我们谈论性与性别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本期节目从对“性与性别”作为概念本身的反思出发,谈了谈“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作为社会话语的“权力-知识”谱系,并由此分析“性/别”如何作为权力运作的中介而存在...

Vol 18 面对被计划的生命,除了躺平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本期节目我们从面对生命政治的大问题出发,探讨了住房、生育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困境。现实的处境不禁让我们思考,在这样一个生命政治的大结构下我们是否能够做出什...

Vol 17 请选择你的塔罗牌!日常仪式、赛博占卜与神学政治
本期节目我们从讨论宗教研究范式的问题开始,聊了聊祭祀活动作为历史与文化交汇点的复杂性。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宗教祭祀中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并在符号学的...

Vol 16 未完成的历史,离散华人和迁移的政治
本期节目两位主播以个人的异国经历为起点聊了聊“离散”的多重意涵,以此为基点讨论了流散中的语言和个人身份的问题。在全球右转的背景下主播们重新反思了曾经所谓...

Vol 15 我有抑郁症,还是ISFP?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权力史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历史,并进一步探讨其作为一门知识话语在社会结构中充当的变化着的角色。我们还聊了最近几年在中文互联网上火起...

Vol 14 女性主义不止是疯马秀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女性主义各个流派的基本观点和争论,主要展开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关于父权制和国际劳动分工的观点,并进一步应用到对于中国本土的女权实...

Vol 13 我们即将进入老无所依的时代吗?
本期节目我们从养老问题延伸到社会责任的分配问题,进而探讨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普遍性”缺失的情况下,失去联结基础的我们还有行动和改变的可...

Vol 12 风格作为抵抗,颓废主义与20世纪东北亚殖民史
本期节目通过另类角度重新向听众们介绍了发源于欧洲19世纪中后叶的“颓废主义“文学运动,旨在破除其在中国的文艺批评传统中的刻板定论,并通过分析其在20世纪伴随...

Vol 11 不要再说你在独立思考了!
本期节目我们借助哲学史的认识论脉络系统性地反思了时下流行的几个“有毒”的知识话语,包括“独立思考”、“存在主义”、“心理咨询”、“人间清醒”。
-时间轴-

Vol 10 何以为家?1949年之后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
本期节目我们从性话语的变迁聊到了家庭结构的变迁,详细讨论了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的家庭结构变化,并借此进一步反思当下的女权主义运动如何能避免话语上空洞的分...

Vol 9 庶民能说话吗?消失的不仅仅是她
本期节目讨论的是最近院线上映的电影《消失的她》,我们分别从视听语言、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给出了各自的评价。更进一步地,我们分析并揭示了该电影中男性...

Vol 8 劳动、性与身体,女工们的欲望与抗争
本期节目我们延续第31期的讨论,在改革开放之后,“劳动妇女”变成了“打工妹”,国家、资本和父权如何促成了这一新的主体的形成?我们通过谈论具体的工作空间中的规...

Vol 7 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
本期节目我们讨论的是美国历史学者贺萧写作的《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我们希望透过新世纪初陕南和关中地区72位农村妇女的个人记忆来重新理解...

Vol 6 性别、身份、欲望,我们如何生产自己的性/别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从性别身份认同开始聊起,首先指出了传统理解中的性别二元秩序以及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二分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对性别的思考聊到...

Vol 5 关于劳动的哲学辩论
-时间轴-
00:04:16 劳动和劳力的二分
00:09:47 劳动者的高度可替代性
00:16:35 工业时间下的劳动
00:22:45 资本主义的起点
00:27...

Vol 4 解释学与翻译的政治
时间轴:
00:02:35 翻译与翻译学的区别
00:05:10 音乐学科的鄙视链
00:08:35 翻译家对翻译学的批评
00:10:15 翻译史上的各阶段
0...

Vol 3 空间的生产:资本主义与日常生活批判
本期提纲:
1. 日常生活中的空间
2. 从“生产的空间”到“空间的生产”
3. “空间的表征”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4. 空间与身体
5. 资本主义...

Vol 2 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语言学漫谈
本期提纲:
1. 为什么要聊语言学?
2. 语言学史
3. 现代语言学各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4. 翻译学
5. 语言本体论
延伸阅读:

Vol 1 时间真实存在吗?时间的观念史
本期提纲:
1.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与“时间”打交道?
2. 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先秦诸子)
3. 西方“测度时间”的发展史(物理时间、工业时间)
...